Friday, September 9, 2011

耗3000萬‧首期竣工 人文碑林明年中開放

全馬最大及首座的“中華人文碑林”第一期工程已完工,預計明年6月將免費開放給民眾。

 富貴集團創辦人暨董事經理拿督鄺漢光透露,碑林的碑都是由懂得書法的雕刻師,運用專業手藝親自雕刻的,經過深入研究與探討和鑒定。

 他透露,碑林建設工程估計耗資3000萬令吉左右,但目前第一期工程已耗資1000萬令吉左右。

 “我相信將來這裡將會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,吸引外國和本地觀光客前來參觀,無論小學、中學或大學。”

 他昨日在記者會指出,雖然碑林建設費用龐大,但為了國家文化及旅遊事業,這是值得的,因為碑林是文化、書法、歷史與 孝道精神的傳承載體,是最好的戶外教材,也是文化傳承的最佳途徑;當然,也會陸續收集更多名人書法的作品。

建造“蘭亭”和鵝池

 他期待就是希望能夠得到文化界和其他領域人士支持與認同;雖然該集團是商業機構,但是他希望外界不要一直以商業角度來看待此事,最主要是傳楊中華文化的理念。

 他也特別感激參與“中華人文碑林”籌備工作的協辦單位。

 第一期工程,共有20個歷代名碑已納入“中華人文碑林”;除了甲骨文、大盂鼎、石鼓文等碑石之外、《蘭亭序》也配合戶外景觀建造“蘭亭”和鵝池。  

 今日出席者有馬來西亞留台校友聯合總會文教組主任陳澤青、富貴集團中華人文碑林顧問黃金炳、富貴集團中華人文碑林籌委會執行長陳健發、富貴集團中華人文碑林顧問團總協調賴觀福博士、馬來西亞國際現代書畫聯盟總會長符永剛博士、馬來西亞美術家協會會長朱紹瑛及財政吳寶光等

分4區域收集5單元作品

“中華人文碑林”是負責單位自2009年起到西安碑林和開封翰園碑林等地考察。然后,多次開會溝通整體概念及篩選名書法家之碑帖,包括甲骨文、大盂鼎、石鼓文等記載文字演變的名碑。

 這座籌劃逾年的人文碑林,在精心設計下,劃分為中國歷代碑林、近現代碑林、本土碑林與國際碑林等4塊區域,以收集5個單元作品:漢字的歷代演變、著名書法家的代表作、歷代名人書法、本地名人及書法家代表作和國際名人與書法家的代表作。

胡亞橋:收集已故書法家作品

富貴集團中華人文碑林籌委會主席胡亞橋指出,目前顧問團已遴選了40個碑,其中除了呈獻100個中國的碑林之外,也收集了40個本地已故書法家的作品,例如伯圓法師、沈慕羽等,這是“中華人文碑林”特色之一。

 他也說“中華人文碑林”除了是全馬最大及首座的碑林之外,也不輸及于另四座海外碑林。

 另外,符永剛也特別推薦“鎮林之寶”,是號稱書法天下之一的王羲之著作《蘭亭序》。

 “中華人文碑林”是透過墓園與文化園林結合,該集團希望能夠點燃智慧的火苗,將祭祖文化賦予新意義。

转载:中国报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